【健康】英国德国专家:如果没有药物和疫苗 病毒长期存在国家如何防疫?

2020年4月1日 网络 | 字体大小 | |繁體|
英国专家和德国专家的观点高度一致~英国专家是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爵士(PatrickVallacnce),德国专家是德国病毒学家柏林Charite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ChristianDrosten ),他在德国专业上的地位就如钟南山,所以肯请大家听听他们的声音,这两位顶级科学家对疫情的认知,都不包含政治倾向,而是纯粹从科学角度的分析:

观点一:英德专家首先都认为,病毒会长期存在。 「新冠病毒不可能被「消灭」有3个原因:
第一,可以传人的「中间宿主」没找到。中间宿主不一定是野生动物,不要以为不吃野生动物就没事。比如万一中间宿主是鸟类呢?
第二,新冠病毒和人体的结合能力太强,德国科学家发现是SARS的20倍,太适应人类了。
第三,全球大流行,中国能对全世界闭关锁国吗?在预判病毒会长期存在后,英德两位专家开始评估「最差」的情况,也就是没有药物和疫苗的情况,病毒会如何发展。首先,未来一年内,肯定是没有疫苗的,生产不出来。这意味着肯定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我们要渡过2020年底的冬季;其次,未来一年之后疫苗是否能成功,还不能说100%,因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变异快。
第四,目前药物最可能有希望的就是瑞德西韦,但还没正式上市;另外即使上市了,也是感染之后的药物。综上这四点,英德两位专家都是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前提下,评估病毒发展的趋势。

观点二:英德专家认为,只有两种情况才能结束病毒的流行。第一种情况是有效的疫苗;第二种情况是需要历时几年好几轮病毒流行后的「群体免疫」。疫苗不说了。群体免疫解释一下:因为新冠病毒基本传染系数R0是3,所以感染全体人口的2/3之后,也就是60%-70%人口获得群体免疫,病毒就无法传播了(R0是3,一人传染3人,如果其中2个都早已经是感染了,那剩下只能感染1个,R0就衰减到1以下了)结论:只有「疫苗」,才有胜利!没有疫苗,那只有等着人去填坑,等病毒感染60%人类后「群体免疫」! (即使瑞德西韦特效药,也是感染之后的特效药)。

观点三:不同国家的防控手段,只能改变病毒的流行曲线。最好的曲线是「平滑」增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医疗资源,进行「常态化」的治疗;而不发生医疗挤兑的「次生灾害」。以中国来说,「半休克」的防疫,类似于人为强行把病毒流行在短时间内拉到最低(外省0.97例/10万,远低于流感150例/10万),这个现在是好。但第一,经济上牺牲太大了,社会生活太不正常了。而经济搞不好,社会不正常,也是会死人的;第二,「半休克」准备到几月? 5月必须恢复正常了吧?恢复正常后,新冠病毒还是会开始流行;第三,恢复正常后,病毒新一轮流行,对湖北以外省来说,有免疫力的人太少了,微乎其微,病毒再次「犹入无人之境」 。届时怎么办?又是一个个的「封城」吗?
以英国来说,他们准备至少目前,不特别地人为强行拉低曲线,他们希望现在的防控手段,能让流行波峰尽量延长而平滑,类似「焖烧」,让尽量多的人感染而开始产生群体免疫(群体免疫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几年,但现在开始,免疫的人多点总是好)。这样到了2020年冬天,英国的风险会小很多。但英国的问题是,如果没控制好,现在就和意大利一样爆发了,不是「焖烧」,而是「爆燃」,挤兑医疗资源怎么办?所以,中国和英国两种防控手段,孰优孰劣,我不评论。只是这里列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专家和英国类似。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甚至希望趁着夏天,最好把年轻人感染了,反正年轻人基本能恢复,这样今年冬天好过点。
1、我们对「新冠病毒」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轻言「胜利」。没有疫苗,就没有胜利。
2、如果如英德专家判断,病毒会长期存在,那现在国内防控的政策,骑虎难下——「半休克」到啥时候?复工之后,病毒卷土重来怎么办?诸多问题,政府需要有明确的策略。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应对病毒长期存在的B计划!
3、需要科普!政府还需要公布大量数据,主要包括感染人群相关数据,感染方式相关数据等等,让民众能更了解病毒,做好自我防范;政府还要让民众真正了解「没有疫苗,就没有胜利」的客观现实;政府还要让民众摘下口罩,换成勤洗手的有效防护。
4、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需要非常当心!持续高风险,直到有疫苗!
5、英国和德国政府和专家真的不是傻子,也不是不顾人民死活的政客。他们的防疫思路是科学的,而且有远见。并且,他们现在就敢告诉人民真相:「你们很多家庭,会失去挚亲」。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