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墨大研究报告出炉!历时5年追踪50位中国留学生,揭开真实内情

2020年6月17日 微报 | 字体大小 | |繁體|

教育业是澳洲最有价值的“项目”之一,

在2018-19年间贡献了376亿澳元。

而中国留学生在所有的留学生里占比最大,

约为30%,

截止至2019年9月,

有20万名在澳学习的中国留学生。

因此澳洲研究委员会资助了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

从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

跟踪调查了50名中国留学生,

从各个方面入手,

总结了一份48页的报告。

该报道主要以本科以上的中国留学生为主,

也有部分的初高中的留学生,

也以女性留学生为主(因占比较大),

报告重点研究了是中国学生的教育流动性的社会和主观体验,

学习以外的一切,

其中就包括了:

信息获取方面

住房方面

社会融入方面

工作方面

人身安全方面

健康方面

01信息获取方面

几乎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生活,应对独立生活的复杂性对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留学生们并没有直接的渠道来了解澳洲的一切,而大部分的资料又都是只有英文的。

所以由于语言障碍,教育和移民中介就成为了一个关键,但其中少不了有黑心中介利用这种关系来进行诈骗。

(图片来源:Global Times)

因此澳洲开始以多种方式向中国留学生提供有关本地生活、系统和服务的信息:


·首先,在教育机构和一些澳洲大学在中国举行的出国前会议上,以口头方式提供了报告。

·其次,澳洲教育提供者会向学生提供信息,通常仅以英语提供,并且通常在学习开始时的迎新会议上一次全部提供。

·第三,基本信息可以在澳洲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维护的网站上找到,大部分以英语提供,但现在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澳洲研究,墨尔本研究和悉尼研究网站)也以多种语言提供。

·第四,澳洲政府和大学越来越多地维护中文社交媒体帐户(例如在微博、QQ、优酷和微信上),但是,这些广告的效果各不相同,并且覆盖范围不均。


这项研究发现,当出现具体问题时,参与者倾向于以高度针对性的方式寻求有关当地生活方面的信息。

参与者提出的问题类型是:

我如何找到接受OSHC保险的医生?

如果我在工作中薪水不足,应该报警吗?

如果我想自残,该在哪里获得帮助?

如果我被房东欺骗,该怎么办?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将这些答案提供给这些学生,那么他们就不会得到有效的吸收。

相反,学生需要掌握一种在出现特定问题时“按需”访问有关特定方面的可靠本地信息的方法。

(图片来源:study in Australia)

中文的的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了留学生寻求本地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中许多针对国际学生读者,其中许多人还雇用这些学生作为临时编辑,并就当地生活的许多方面提供新闻,信息和建议,从销售和打折到餐馆和旅游景点到犯罪,移民政策,房地产投资,天气和当地服务以及系统。

在中国,微信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之一,由于到达澳洲的中国学生几乎都是该应用程序的常用用户,

倾向于在居住期间继续使用这种方法,

订阅当地公众号并咨询跨国同伴以了解澳洲的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02 住房方面

住房方面也是留学生们将要面临一大难题,独在异乡的他们更容易受到房东的“剥削”,因为他们大多对澳洲本地的租赁规定、租客权利或者赔偿途径知之甚少

除了租房,寄宿家庭也是组成留学生住房的一大部分。并不是所有的寄宿家庭都是其乐融融的,他们很容易受到恶劣的对待,这也归咎于他们对寻求赔偿的权利所知甚少的缘故。

其中就有研究参与者曾经历过寄宿家庭每两周只提供1个鸡蛋、不给吃零食、不单独洗内衣等不愉快的生活。

然而大多中国留学生还是选择租房住,绝大数人是通过私人租赁市场来选择居所,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住进不同类型的房屋里。

中国学生的房地产交易通常仅限于华侨社区,通过一些知名华人网站,房东刊登广告宣传房地产,并在学生抵达之前要求支付保证金作为担保。

这样的安排具有潜在的剥削潜力,有部分学生就被失踪的“房东”骗钱。但是,尽管存在风险,

但新到澳洲的学生仍认为

与华人房东进行非正式租赁

比跟房地产经纪人谈判更为可取。

但有时情况比广告宣传的要差,但是房东不允许房客违反最初的协议,要求其租住一定时间或者要求额外付款。

(图片来源:忆忆网)

同时,这50名参与研究的中国留学生还经历过一系列不符合标准的住宿,包括过度拥挤以及建筑本身的缺陷。

像是没有窗户和通风设备的卧室,面积极为狭小。其中一名参与者就曾住过一个被房东用基本的手工技能做成的10间卧室,从没有光线的后巷被卡车运进来,租给了中国留学生,每周收取$100澳元。只有一个露天厨房和一间浴室,没有任何的防火措施。

甚至还有出现过一件三居室的公寓居住10名中国留学生和房东的事情,这种过分拥挤和不安全的住房是非法的。

03 社会融入方面

很多留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很难交到Local的朋友,无法融入当地文化,留学完了朋友圈全是华人。

这主要是因为教育课程服务差强人意,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由同胞参加的,这限制了建立本地和跨文化联系的机会,同时还受家庭学生的社会排斥,反华种族主义也是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的很大的障碍。

甚至在澳洲进行的有关中国留学生的讨论中,都会对他们感到无视,他们被认为沉默了自己的声音和观点。

(图片来源:financial times)

当中国留学生们抵达澳洲之后,他们为了融入社会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研究的50名学生中,外向的在早期就结交了许多不同民族的朋友,他们积极参加大学聚会、社团活动。

然而这些外向的人,

只占了总数的10%-15%。

大部分人仍会感觉到自己被澳洲本地同龄人排斥在社交圈子以外。

因为文化差异,不同的饮食偏好、讨论的话题、文化参照点、社交习惯、人际交往和关系规范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还有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信心,再加上当地同龄人会对他们试探性的谈话感到不耐烦,并且产生某种偏见。

更有甚者,其中包括了学术人员认为中国学生都会作弊或抄袭、不尊重他们的课堂讨论等。

04工作方面

在结束了学习之后,步入工作领域的留学生们将要面临更残酷的显示了。

在留学生对澳洲工作场所法律、工人权利和补救途径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剥削,同时中国留学生还会容易受到雇主基于签证身份的歧视,并且容易受到商业经营者非法将实习和就业机会货币化的影响。

除了毕业后的全职工作,有许多的中国留学生仍选择在读书时兼职打工。但由于语言壁垒,他们大多很难找到纯英语的工作环境,除非是特定要求有中文能力。

毕竟大部分老板还是更愿意雇佣母语为英语的员工。

这也导致了许多留学生依旧是就业于华人公司,更甚至于餐厅超市。

而在收入方面更是一言难尽,同样因为对制度的不了解并且不知如何维权,中国留学生所遭遇不公平就更多了,工资被剥削、克扣的情况是家常便饭。

就像是其中一名研究参与者曾在UGG找过一份工作,但工资仅有每小时$12澳元,这仅满足了最低工资要求。

05人身安全方面

中国留学生同时在警察职能和权力有文化上的具体理解,这让他们在跟警察打交道的时候遇到挑战。

他们会发现无法通过相关平台和语言跟警方进行交流,也无法向公众传递信息。

这导致中国留学生们易受有关语言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当地犯罪的错误信息的影响。

澳洲已经属于一个具有良好治安的国家,

虽然有种族歧视,

其实中国学生在澳洲遭受暴力性攻击的概率是低于平均值的。

失窃的比例也大致相同,

但中国留学生作为抢劫受害者的比率会更高。

一些中国留学生表示,警察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甚至感觉部分警察存在种族偏见。因为警方缺乏使用适当渠道与中国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

并且学生们对澳洲警察程序以及背后的逻辑缺乏理解。

(图片来源:7news)

06健康方面

而在健康方面,中国留学生经常面临的难题有这些:


·可能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做法具有文化上的特定理解,从而导致在与澳洲卫生系统合作方面遇到挑战。

·通常会对OSHC医保系统感到困惑。

·当前关于保护精神健康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服务,并且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精神健康危机。

·在文化上有特殊的性教育经历,这可能会在某些知识领域留下空白。


关于身体健康,大家应该刚到澳洲时都有了解过OSHC这一健康保险,这是学生签证要求必须购买的。然而由于中国和澳洲医疗体系的诸多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留学生。

一般来说,澳洲人首选是GP(全科医生),而中国留学生会前往大医院就诊。因为在中国,小型私人诊所并不普遍。

因此,要求预约就诊的GP通常会让中国留学生感到不安和紧张。所以在澳洲的第一年,中国留学生要努力适应GP、推荐信、提前预约以及英语沟通等。

(图片来源:Friday Magazine)

心理健康同样也包括在内,虽然在自杀的留学生中,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仅有14.8%,远低于澳洲本地学生自杀群体里的比例,因此这是极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

而国际留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治疗的比率也较低,存在潜在系统性的问题。在留学生中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是因为他们多生活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也可能跟文化因素有关。

(图片来源:founder institution)

接下来健康问题里不可忽视的“性健康”也有研究表明,国际留学生的性健康状况较差,包括意外怀孕率和性感染疾病传播率。


·2018年墨大和Burnet研究所对澳洲723名说中文的留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平均年龄为22岁,约96%来自中国,69%为女性:

·31%的受访者在高中未接受过任何性教育;

·自从到达澳洲以来,20%受访者表示其性行为和约会行为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性行为的增加和首次发生性行为;

·81%的参与者表示,他们使用中文互联网资源来获取有关性与性关系的一般信息;

·大多数人说他们从未在澳洲进行过性传播感染测试(13%的人这样做过);

·一半的参与者认为,他们将从国际学生量身定制的性健康信息中受益。


(图片来源:youtube)


最后,

总体来说,

墨大的该报告认为,

中国学生在澳洲社会中会面临很多障碍,

而很重要的是澳洲大学以及大学之外的其他机构的支持,

澳洲应当为这些学生准备完整的、可访问的、及时的、一致的、最新的信息系统。

但是中国学生如果想要生活在澳洲,

很重要的就是,

需要去了解大学以外的制度和机构,

至少要包括租赁市场、就业、警察和卫生系统,

因为很多的不平等和剥削都是由于中国学生的“一片茫然”。

所以,

双方都需要做出改变,

作为中国留学生的我们才能在这次留学之旅中有更好的体验。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