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台破自行车引发的投资意淫  伪共享经济的投资游戏闹剧何时休?

2016年10月19日 投融资俱乐部 | 字体大小 | |繁體|

庞氏骗局升级版的伪共享经济是如何自娱自乐的:

        由两台自行车投资闹剧引发的深度投资价值思考,这种滴滴套路投资闹剧玩两三次也就算了。几个投资人,把投资改成1500米接力,然后另一伙投资的找另一个参赛队伍,然后都是五棒接力,投资ABCDE轮,然后旁边一堆炒作的拉拉队叫好,最后腾讯阿里接盘,然后最后垄断国民买单,有意思吗?我觉得中国就没有真懂投资的,就是有也是个位数能算过来的。也就这些没有水平的投资者这些货把中国投资带歪了。

        中国创业企业的三大毒瘤,平台,共享经济和整合。平台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个受保护费的,除非你有特别多的资金,否则你根本收不到保护费,多少创业企业都是死在建平台这个路上;分享经济原本就是一个闹剧,伪命题,北京有多少别墅是空的,有多少奔弛是在车库里停着,有多少高官的老婆是闲置的,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去共享呢?答案就是个伪命题,忽悠融资可以,但作为企业共享这个理论就不存在,除非共产主义实现了;整合就更是胡扯了,整合在说难听一点就是侵略,强者整合弱者,美国可以整合东南亚,中国也可以整合东南亚,但东南亚的某一个国家缺不能整合美国,所以这个整合的前提是你是大王,否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企业就别想着整合别人这些白日梦了。对于创业企业千万不要误把现在这些理论当真理,否则1万个企业将会有9999个企业被这些错误理论诱导而倾家荡产,伤痕累累。

大家还是先看看这两台破自行车的故事会吧

两个轮子融资小分队 A组:接力棒各成员

           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及新宣布的C2轮融资。据了解,C2轮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俄罗斯投资人YuriMilner及ofo的早期投资方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机构跟投。

两个轮子融资小分队 B组:接力棒各成员

摩拜单车确认公司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同时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也以个人名义注资摩拜单车。

两个轮子融资小分队 各组接力棒各成员

两个轮子融资小分队:接力棒各成员和拉拉队成员的豪言壮语

ofo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也在其朋友圈发过狠话,“共享出行领域都将在90天内结束战斗,单车也不例外。”

摩拜投资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如今却有人放话说要90天内消灭摩拜,面对挑衅,一直沉默显然不是熊猫君的作风。”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则直接表示,“年内ofo若能超过摩拜,熊猫合伙人将在国贸裸骑。”

        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认为,共享自行车基本的商业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提供分时租赁服务,获得租金收入,而并非互联网公司以流量获得收入的模式。以摩拜为例,其租赁价格是1元/30分钟,假设一辆车一天利用两个多小时,收入大约为5元,一年即为1800多元,也就是说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里可以收回车辆成本。如果将车辆成本降低到1000元,那么半年即可收回成本,这一门生意就是有利可图的。对摩拜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获取流量的能力,而是其运营能力、削减成本的能力。

        摩拜的投资方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对摩拜的盈利前景相当乐观,他表示,摩拜前期的硬件成本投入虽然大,但人工运营成本比较低,以目前的速度扩张,待用户量上来之后,收入渠道就不仅仅是租金那么简单,可以做广告、也可以切电商,想象空间十分大。不过,与滴滴相对照不难看出,要将这些“想象空间”落地有多么困难。

  金融地摊玉丰带你分析自行车的市场是不是伪需求?

一 自行车停放到哪?

据悉,目前不少北上广深的多条街道已经被整齐投放的ofo小黄车占据;更有正常出行市民抱怨自己的车都没地方放了;另外,摩拜单车也逃不了乱放乱停的问题。据悉,北京上海等地的城管已经在对非法占用公共资源的共享单车进行了处理。小区,公交车合地铁口的放置的数量是有限的,过多的放到哪?

二 人行道的自行车同时能走几辆?自行车行驶坏了怎么办?

如此数量的自行车在发展中有很多躲不掉的安全问题。比如在使用共享单车平台时,骑车时发生意外受伤了,责任由谁承担?对骑行者年龄等是否应有所要求?如果自行车损坏或者报废标准是什么?

三  真实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第一农村市场0,县城市场0,地级城市市场0,.省会城市有一点市场,北上广深的地铁口有一定市场。但停车和上下班高峰依然是高频阶段,还是小区班车才是最需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大学校园如果四年完全可以自己花100元买个二手自行车。所以得出的答案是每个城市500万的市场已经是天花板了,所以这个市场完全是伪需求,这就是伪共享经济最不靠谱的体现。自行车解决不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不需要他来解决,所以答案这就是又一个旁氏骗局的升级版的伪需求。

 

这是一个各种骗局百花争艳、各色骗子横行的金融盛世!

 当一个社会的“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时候,所有的骗子都会被推崇为英雄!这个时代最有意思的就是骗局和机会并存。互联网加速了中国财富的流通,原本固化的财富金字塔,这次被打乱重组了:富豪跟银行纠缠、老板被借贷附体白领被股灾洗劫、百姓被房子撞昏、草根被P2P众筹和私募忽悠,在这百花争艳的盛世,总有一款骗局属于你。

 最强大的是金融接力棒的投资。这些金融大鳄罗织故事,击鼓传花,让后来者为先来者买单,然后一本万利。他们造成的损失远甚于寻常犯罪,通过看不见的手让巨额财富完成了转移,而且骗局往往看似温情,带有迷惑性,并不为普通人深恶痛绝。在监管的放纵下,通过制度设计诱惑民众的短视和贪婪从每一个参与的平民百姓处获得收益,赚取单纯凭借劳动而无法创造的暴利

 金融地摊玉丰认为那些通过踩着法律红线成功并逃脱罪责的人,转眼就成了创业英雄或者资本传奇,其投机主义或违法犯罪甚至成为勇气的标榜。看看这些接力棒的投资公司的人名,现在哪个不是名人,指点江山,在各个创业英雄会,各种财经节目频频夸夸其谈。什么共享经济,什么互联网思维,什么羊毛出在猪身上不都是这些所谓投资成功者杰作吗?如果说马云忽悠还干点靠谱的事情,起码还干点买卖东西的事情,后来这些投资精英觉得不过瘾,后来就变成58合赶集了,改成贴小广告的业务了;在后来连贴小广告都觉得麻烦了;又开始送饭了,送饭炒玩了;又开始忽悠打车了,现在网络约车遇到政策麻烦了;又开始忽悠自行车了,中国经济难道就没有什么涉及国际民生,靠谱的投资项目吗?中国经济的投资热点都是这些一点技术含量没有的送东西和玩具这类东西吗?新三板上万家实实在在的实业,这些投资公司不去投资,天天投这些对国家没有任何意义的项目有意思吗?如果这些机构总投资这样的项目,玩这样的游戏,自己不觉得没意思吗?如果这样,这些投资机构根本不需要找企业投资。直接拿几个火柴杆让他们去炒作算了,不就是各投资一盒火柴杆,然后两方开始逗逼,每面放五个队员,炒作,估值,然后最后合并10个亿估值然后社会买单,所有投资者都是英雄,千倍传奇,然后在去按照同样的方式继续忽悠下一个同样玩法的项目,估计下一个共享的项目就是饭碗了。

中国投融资正在一个岔路口,两条路怎么选?

 

第一条路:财富奖励劳动、智慧和价值创造,这种社会自然走向公平、繁荣和生机勃勃;

 

第二条路:财富以马太效应的方式加倍奖励坑蒙拐骗、资本运作、制度套利,这种社会势必走向产业空心、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的境地。

 

如果去现在的街头问问最快的方式,怎么赚取一万元,可能会是打工;怎么赚取一百万,可能会是充分利用知识;怎么赚取一个亿,可能会是经营一项实业;怎么赚十个亿,可能会是举牌并控股上市公司做一次并购重组;怎么赚五十个亿,答案就是现在由朱啸虎领衔主演,王刚顺为真格等联合主演的旁氏骗局的升级版,伪共享经济模式,只有这样的模式才可能做到不到一年估值就可以达到10亿美元,马上就可成为独角兽,然后在来一套他们自己的歪理邪说,然后在著书立传,明明是个祸国殃民的强盗和骗子,确成了国民的英雄。无赖和无耻的人成了投资界的学习榜样,悲哀。

这是一个金融乱世吗?

嫖个娼要送进监狱;前几天树上掏鸟、网上卖鸟,不小心是保护动物,也要送进监狱;街上抓到偷盗抢劫更要送进监狱。法治精神显于微末之中,这是好事。但那么多企业涉嫌非法集资、自融自保、拆标、资金池、跑路等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为何鲜有被严厉查处追责?正因为金融领域成了某种程度的法外之地,挑战法律红线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潜在损失,无数能人猛人,才敢于犯出滔天大案,而现在的知名的投资机构,哪个不是骗人专业户,忽悠资金专业户,全民PE,除了每年包装几个明星暴富速成美其名曰独角兽的项目,他们对中国经济有任何帮助吗?没有,只能是扰乱中国金融和投资,中国企业迫切希望实业金融投资能成为中国投融资行业的主旋侓。实业金融投资的目标客户对象是国内1000万家实业企业,有对实业金融投资感兴趣和想学习的请加微信yingzheng11(盛景资本嬴政),进金融地摊投融资群获得投资机会。


传统企业该何处哭诉,何去何从?

 

2016年中国制造业萧条实业举步维艰,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出现规模性的失业潮,对这些产业链上的人赚钱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互联网、影视传媒、资本市场还在继续享受红利。这些行业的人随着消费红利资本红利的到来,赚钱却越来越容易,甚至批发式的制造富豪。在可以预见的趋势内,新经济只会越来越火,这种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现有的资本市场套利格局,对这种扩大化缺乏必要的约束。

目前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一级市场企业平均估值自然连带下降;另一方面,二级市场股票的估值却长期维持高位,中小板至今整体估值高于60倍、创业板整体估值高于100倍。

这个估值鸿沟,本应由监管层通过打开上市闸门逐渐抹平,却催生了一大批食利制度的搬运工,并购重组者、中介机构以及新三板千亿市值的九鼎投资等们,就是受益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间涵养了大量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想上市做大而IPO无门,只有委身于被兼并重组借壳或者海外上市;另一方面,已上市公司却大量僵尸化,主业不振利润下滑甚至业务废弛,却享受一轮又一轮的概念炒作、壳资源溢价和并购重组带来的身家飞涨,而无需承担退市风险和严刑峻法的惩罚,这就是中国金融投融资的现状,不改变现在中国金融界做法,中国的未来没好。

中国需要健康、公正的金融体系

 

什么叫公正?

 

第一层含义,社会财富的分配向底层民众倾斜,抑制豪强的膨胀,从而刺激全社会消费潜力;

 

第二层含义,社会财富奖赏劳动、智慧和价值创造,而非奖赏坑蒙拐骗、资本运作和制度套利。

而现在中国投融资金融行业最让人担心的,既得利益者正是那些踩着法律红线玩弄坑蒙拐骗、资本运作和制度套利的人;而这些制度的玩弄者,却往往是如今社会的各路土豪,他们可以选择移民、选择避税,将无法逃避的雾霾和税收留给广大的底层民众和中产阶级。共享,整合,分享经济这些新名词都是在他们的宣传下发展壮大的。如果这些人按照牟其中的当年的量刑标准,无期徒刑都够了。中国需要融资的是几百万个企业,不是几个企业,这样看人的胸怀和视野多买重要。

 

中国的再次复兴,不仅是经济体量的崛起,也将是价值观的全面重塑,涵盖了中庸之道、贤能治国、天下为公、君子人格的传统精神将融合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对世界的价值贡献,金融地摊玉丰总结出的牟其中精神之独立思想,独立思维,独立人格就是以后中国金融行业必备的。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今上的励精图治、锐意统揽,正是非常之时所需要的雄主之姿。中国梦这艘大船正在披荆破浪滚滚前行,而行进中难免出现漏洞,防止祸害扩大及时堵漏是当务之急!但愿国家能早日制止这些经济界的害群之马,让这样的类投资在中国消失,然后由中国实业金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愿这两个破自行车是最后一次分享经济的投融资闹剧。

 

1956年的春晚视频有兴趣可以观看,受点思维启发轻松一下。

如内容缺失请阅读原文

※XuWenjim于2016-10-19 06:16:00修改了本文。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