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加坡「智慧国2025」

2017年5月25日 xuwenjim综合 | 字体大小 | |繁體|

新加坡「智慧国2025」之智慧商机 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 新加坡:智慧城市典范 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 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启动推进

目录

新加坡「智慧国2025」之智慧商机

罗钰珊(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助研究员)
有鉴于资通讯科技不仅是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与政府效能的平台,也影响未来人们工作、生活与娱乐样态,新加坡不仅将资通讯科技与服务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在资通讯软硬件发展及人才培育方面,也有长期动态的总体规划与策略。
在2006年,新加坡政府推动「2015智慧国」(Intelligent Nation 2015,iN2015)的10年计划,由资通讯发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IDA)监督主导,希望透过资通讯基础设施的布建与技术的广泛运用,达到产业发展、资源整合运用、与解决问题等目标。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1)建立超高速、无所不在、智能化与可信赖的资通讯基础设施;(2)建立具全球竞争力的资通讯产业发展;(3)培育熟悉资通讯技术与运用的人力与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4)透过更先进的技术与创新运用,促进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与学习、金融服务、制造与物流、医疗保健与生技、观光与零售、国土与交通运输、政府、社会等9个部门的转型。
根据2015年WEF网络整备度指针(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2015),新加坡政府长期清楚的数字策略奏效,超越芬兰与瑞典,成为全球网络整备度最高的国家。除了e-government连年被日本早稻田大学评为全球第1,在2014年新加坡小于10人的企业有86%已采用宽带网络,10人以上的企业采用宽带网络的比例更高达97%。
建立在「2015智慧国」基础上,2015年新加坡政府紧接着启动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智慧国家2025」(Smart Nation 2025)计划。「智慧国家2025」的核心为连结(Connect)、收集(Collect)与理解(Comprehend);亦即,透过提供安全、高速、经济、安全且具扩展性的全国资通讯基础设施,以及遍布全国的传感器进行信息收集,在资通讯安全保护及管理下,做适当的信息分享,并透过收集的实时数据分析,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更全面且完善的服务。
今(2015)年首先将在裕廊湖区进行示范试点,除了打造异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使用户在移动中及不同网络中能达到高质量且不间断的网络服务,也将在裕廊湖区的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家中部署传感器,进行智慧医疗试点,使年长者可藉由科技在原地独立且充实的养老。此外,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中小企业物流风险与存货成本、透过数据分析改善交通系统、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确保数据流通安全性、自动驾驶交通工具等,均为新加坡智能国际化的优先项目。
此外,新加坡政府也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智能国科技挑战活动(Smart Nation Tech Challenges)鼓励个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创新研发,提供各种都会问题的解决方法。政府将收集并分享大量的公共领域实时数据,使所有人与企业都能运用这些数据协助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与挑战。新加坡政府与创投资金也将积极投入,协同企业、大学与专家辅导各种不同阶段的科技创业,并协助扩大服务与产能规模。
新加坡智能国计划对智能穿戴、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相关需求,将提供各种资通讯装置、设备及应用服务商机。日商NEC在我国经济部主办的2015年全球招商论坛中即提到,在新加坡智能国计划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下,NEC将与新加坡政府合作,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强化研究与方案。台湾ICT产业在国际享有生产制造优势,智能城市各种应用服务也是我国业界积极发展的项目;除了在台湾进行智能装置的生产、研发与示范计划,新加坡也可提供台商及创业者另一个创新创业与试点机会。
目录

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

27/08/14

作者/来源:赛迪网 http://miit.ccidnet.com

新加坡致力于打造“智慧国”,建设覆盖全岛的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新加坡政府近期公布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这份计划是之前“智能城市2015”计划的升级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中国区副司长刘本玮告诉本报记者,“这是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

分析认为,“智慧”与“智能”虽一字之差,但内涵上却有实质差别。“智能”侧重以智能机器取代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作用。“智慧”则在强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更为科学的决策。

政府近98%的公共服务通过在线方式提供,民众享受一站式服务

“从降落在樟宜机场的那一刻,我就体验到了免费高速的无线网,走在城市中随处可以用上优质无线网络,还有方便快捷的手机叫车服务。”前来新加坡参加会议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平感慨地说。

新加坡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0多年前,新加坡就不断推出国家层面的通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14年的研究,新加坡在“电子政务”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联国家”评估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将新加坡排在第二位。

新加坡曾在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计划,其目标包括:到2015年,通讯行业价值实现翻一番,达到260亿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5元人民币);该行业出口收入增长3倍至600亿新加坡元;增加8万个工作岗位;使九成家庭使用宽带,学龄儿童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100%等。

如今,近10年过去,“这些目标全部提前实现,部分还是超额完成的。”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的行销与宣传总监吴丽娜告诉记者。

2013年,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曾表示,该国实施的“电子政府2015”发展蓝图的愿景是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以及一个无缝流畅、以民众为中心的整体型政府。

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公民对目前电子政务的满意度为96%,企业的满意度为93%。日本早稻田大学2014年的一项电子政务调查指出,“新加坡近98%的公共服务已经同时通过在线方式提供,其中大部分都是民众需要办理的事务”。

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学者傅琼花向记者举例说,如果她想申请个人所得税减免,根本不用跑到税务部门,通过网络就能搞定一切。她指着自己的电脑对记者说,“你看,非常方便,在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上,我直接通过政府给我提供的账号登录后,就能查询、复制或下载想要的各种信息资源。”

家住榜鹅社区的傅琼花还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智慧社区体验:“如果社区的居民在小区发现有公共设施需要维修,或者在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垃圾未及时清扫,都可以随手拍照片并附上简单说明,然后通过专门的社区管理手机客户端或电子邮箱等方式发给责任部门,最多一两天,问题就会得到妥善解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马亮告诉记者,在“智能城市2015”计划实施中,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大大丰富了各种数据的收集。比如,汽车上有传感器,开车经过某条公路发现路面损坏,可以自动发送,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手机定位等电子方式进行报修处理。记者在樟宜机场内也看到,机场的每个洗手间都有二维码,旅客如果发现有设施需要维修以及有卫生问题,都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对该洗手间进行定位,帮助快速解决问题。

未来更侧重在收集数据基础上,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更好服务

吴丽娜告诉记者,“在以往10年规划的基础上,新加坡面向未来提出‘智慧国’计划,其重点在于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执行,使政府的政策更具备前瞻性,除了通过技术来收集信息,更关键在于利用这些信息来更好地服务人民”。

马亮对记者说,智慧‘与’智能‘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上却有实质性差别。’智能‘源自人工智能领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和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典型代表;其用意在于以智能机器取代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在其中的作用,而赋予智能机器最大的权限。而智慧国的理念一方面是强调信息技术更广泛深入的应用,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忽略人的因素和作用,反而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大量数据汇聚只是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并不能取代人来作出各种决策“。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今年6月表示,为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智慧国“,政府将构建”智慧国平台“,建设覆盖全岛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预先根据交通情况预测塞车路段、利用电眼来观察环境的清洁、使用无人驾驶车辆提供短程载送服务等。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工作人员陈丹琳告诉记者:”智慧国理念的核心可以用三个C来概括: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智慧国平台的第一个阶段以’连接‘和’收集‘为核心,计划于2015年完成。’连接‘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展性的全国通讯基础设施,’收集‘则是指通过遍布全国的传感器网络获取更理想的实时数据,并对重要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匿名化保护、管理以及适当进行分享。“”理解“的含义是,通过收集来的数据—尤其是实时数据—建立面向公众的有效共享机制,通过对数据户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预测民众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马亮向记者介绍,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鼓励科技企业创新,这也是其智慧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柱。”新加坡的科技企业和人才为其发展智慧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和人力资源支持。新加坡较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舒适的就业、创业和生活环境,使其成为吸引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的磁场。2013年,新加坡的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8.1亿新元,年增长率高达44.6%,其中出口就占72.7%。新加坡全国有14.67万信息技术人才,且过去数年基本保持稳定。“马亮说。

吴丽娜说,”因为我们管理着很多数据,有很多传感器遍布全国,必定会涉及许多隐私,所以个人隐私的保护至关重要。去年,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生效,这也构成智慧国战略的一项基础。其他相关信息安全的法律也已在制定之中“

目录

新加坡:智慧城市典范 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

 

 

文/杨剑勇

新加坡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样板,也是全球实践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国家,拥有良好的基础,不仅有充足的人才,且法律体系也相对健全,在信息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年前就提出了“智慧国家2025”计划,这是全球第一个构建智慧国家的蓝图,如果不出意外,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

全球政府信息化:新加坡居榜首

新加坡在政府数字服务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历年来在全球电子政府排名上位居前两名,根据早前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起的年度评比中,在2013年居榜首,在《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新加坡排名同样靠前。

日本早稻田大学:排名历史趋势2005 - 2013年的

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新加坡将打造世界首个“智慧国”

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目前迈入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所推出为期10年的“智能城市2015”资讯通信发展蓝图,希望将新加坡建设成一个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的都市,自2006年推出资讯通信发展蓝图“智能城市2015”规划以来,成为全球资讯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而“智能城市2015”计划的目标全部提前实现,部分还是超额完成。

于是,新加坡在2014年又公布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这份计划是之前升级版。为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智慧国”,新加坡政府将构建“智慧国平台”,建设覆盖全岛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统一传感器标准 数据助力智慧国建设

早在201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马亮曾告诉人民网记者,在“智能城市2015”计划实施中,物联网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大大丰富了各种数据的收集。比如,汽车上有传感器,开车经过某条公路发现路面损坏,可以自动发送,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手机定位等电子方式进行报修处理。

新加坡已经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在未来10年的规划里,新加坡将在光纤网基础上打造一个全国传感网,不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未来的新加坡还将会大量安装各种用途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网络若符合统一品质标准,运作起来会更顺畅。

为此,新加坡政府将推出关于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以及特定领域产品的标准,为迈向“智慧国”的目标做准备,包括传感器网络标准,以确保通过各地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即时分析,这套标准分公共地点和家用两个部分。另外一套是关于物联网基础设施的设计准则,让更多电子产品和电脑软件相互配合使用,同时保护各机构之间互相传输的数据不被轻易盗取。最后一套标准特地为医疗、交通和城市生活产品的开发商而设计,主要作用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领导智慧国咨询与行政办公室的环境及水源部长维文医生表示:“智慧国是由许多独立系统组成,有些部分互相重叠,在这里的关键词是“融合”,因此要这些独立系统互相配合,就需要建立稳固的开放型标准基础。

新加坡要发展为“智慧国”,厕所也开始走高科技路线,据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公厕包安装智能感应器,一旦厕所发出异味,监测系统便会自动提醒清洁工人前去清洗,确保厕所时刻保持干净。

新加坡已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以支持智慧国愿景,在迈向智慧国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也将继续与顶尖国际企业合作,着重于信息科技的成长,贸工部长易华仁说:“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的智慧国,拥有全面的最佳基础设施、创新数码方案和服务的生态。”

新加坡第一通电信公司也同诺基亚进行合作,建立一套专门用来传输感应器数据的商用网络。这个网络名为窄频物联网采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标准,能与各种不同的感应器衔接。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展开研究合作,并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并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设。

由于新加坡管理着很多数据,传感器遍布全国各地,必定会涉及许多隐私,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在多年前,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生效,这也是构建智慧国战略的基础之一,其智慧国的相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也已在完善之中。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目录

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启动推进

供稿人:王静波 供稿时间:2015-3-23 关键词:智慧城市 新加坡 智慧国家 Smart Nation Platform SNP

去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智慧国家2025(Smart Nation 2025)”计划,智慧国家理念的核心是三个C: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

(一)启动“智慧国平台”建设

新加坡政府将依托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开发“智慧国平台”(Smart Nation Platform,SNP),全方位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岛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SNP是一个以实现更广泛的连接能力、通过数据收集达到更佳的态势感知并且更高效分享所收集到的传感器数据的系统化平台。

在连接方面,除现有的全国宽带网络(NBN)和Wireless@SG无线网络外,新加坡将通过渐进式布署地面(AG)设施和异构网(HetNet)技术来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传感器网络和传输接入网络。IDA计划在2015年启动异构网试验,以便找出最适合于未来部署的方案。在收集和理解方面,SNP的目标是通过遍布全国的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数据,获得更好的态势感知能力。IDA计划布署让公共机构能够接入的操作系统,以便对重要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匿名化、保护、管理以及适当的分享。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来制定及时恰当的计划和策略,从而为国民提供迅速、预见性的服务。

(二)在裕廊湖区试点公共智慧服务

新加坡将在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JLD)试验15个小型解决方案,初步探索智能国家的运作模式。IDA、市区重建局、经济发展局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合作,已经在裕廊湖区相继推出了“智慧互联”试点和试验计划。裕廊湖区将把因特网基础设施如地面(AG)设施和超过1000个传感器部署至各种解决方案的试点中,主要针对城市交通、可持续性、改善感知和态势感知能力三个领域的问题。IDA及其合作机构目前正同多个企业合作,进行智慧队列监测、智能手机导航指南和自动驾驶车辆等服务的项目部署和试验。未来,各种智慧国技术都将在裕廊湖区这个真实环境和生活试验室中进行部署和测试。

(三)在裕华区试点住家智慧服务

除了面向公众服务的裕廊湖区试点,新加坡还启动了面向居民日常室内生活的试点:在裕华区试点“智慧镇”。试点计划包括衔接公共无线网络和居民自家的无线网络,以及在屋内和户外安装能源、医疗等用途的传感器。裕华区的试验经验将供其他成熟住宅区借鉴。IDA将会探讨制定智慧国家中居民的智慧生活方式,协助居民采用智慧国家服务。例如,在家中何处安装无线网络装置,以让网络信号覆盖整个房子;也将会同业界合作推出适合居民使用的医疗、电力管理、安全和保安的科技服务等。裕华区是新加坡的成熟住宅区将成为其他住宅区“智慧化”的参考依据。

(四)在商业区安装传感器与数据集中箱

“智慧国平台”第一阶段工作还在乌节路、新加坡河、小印度、芽笼和市政区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集中箱(Aggregation Gateway Box)。这些传感器将收集空气素质、交通量、河流水位、人流量和保安监控等数据。数据集中箱的作用是把附近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集中起来,再通过地底的全国宽带网络,把数据传输到各政府机构。若政府部门共享这些设施,就无需各自在地底铺设光缆和安装传感器,可省下大量时间和费用。该项工作是要应付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小印度和芽笼安装传感器是为了加强安保工作。


参考数据
新加坡试点智慧城市建设,人民邮电报,2013.5.20
新加坡靠什么实现“智慧国家2025”计划,中国经济时报,2014.11.28
新加坡智慧国起飞:首建SNP 落地裕廊湖 (http://cio.it168.com/a2014/0618/1636/000001636738.shtml)

 

※XuWenjim于2017-05-25 14:33:34修改了本文。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