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告别青年进入中年的10年:35到45岁

2013年10月14日  | 字体大小 | |繁體|

35到45岁,这是人们告别 青年进入中年的10年,也是经营事业与家庭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中,很多人家庭定格,事业定型。但正所谓三十而立,这10年中,重兵在手,却也重担在肩,表面风光,内心压力重重。

虽 不说是四面楚歌,但也常常左右为难:外有工作、内有家庭,上有老板、下有下属,上有老、下有小——投身工作,家有怨言,而多陪家人,则工作不力,左右为难,常时间不够;对上要迎合上司风格 ,对下要注意下属个性,唯独只能苦了自己,常纠结不断;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需要教育,顾此失彼,常焦虑不堪。

先说工作。35到45岁的他们大都身处管理岗位,在老板眼里,他 们是成熟的员工。于是,老板相信他们自己可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相信他们能解决困难、处理情绪。老板对他们基本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只要数据,不问心情。正因为如此,老板面对他们时,基 本上以我为主,不太顾及他们感受。就正如格力总裁董明珠所言:“我永远是对的,我的下属不需要情绪管理。”这既是信任,也是压力。

而他们的下属呢?85、90后,一群从小 在宠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他们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们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敢于反叛、敢于质疑、自我中心……于是,在工作中批评不得更打骂不得,甚至很多时候都管不得。于是, 很多人说,对现在的年轻人,管理者要带不要管,要唤醒不要指挥,要共舞不要强权,要欣赏、激励、关爱,不要胡萝卜加大棒。这样,权力似乎不好用了,他们需要和年轻人交朋友,跟上年轻人的节 奏。对新生代员工,就像是对孩子,他们不能随意发泄情绪,也不能随便动用手中的“大刀”。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还需要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样,帮助他们的下属解决情绪问题。

于是,他们往往不得不改变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和行为风格,甚至还不得不扭曲自己的性格:有时候很想发火,但却为了顾全上下,只得硬生生忍了下来——明明是只老虎,在上司面前不得 不扮成考拉,表现温和;明明是只猫头鹰,在下属面前不得不将自己装扮成孔雀,与之共舞——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个性,以便让自己符合上司及下属的需求。这种自我的调整与扭曲,常常痛苦。 这既是锻炼意志,也是伤害身心。

总之,在工作上,两个词形容:一是压抑,二是纠结。

再说家庭。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这话一点也不错。会处理的人,家庭和睦,父慈子孝, 其乐融融。但残酷的是,这种家庭,所见不多,大都数人的状态是:管得了下属(当让不见得管得好),却管不了孩子,会经营企业,却不会经营家庭。

老人身体状态日渐走低,有心无力。 老人远离,心中不安;老人在侧,关系难处理。孩子没人看,自己带没时间,请人带不放心;孩子不上进,忧心忡忡,孩子不听话,怒气四射。教育资源稀缺,东奔西走,教育费攀高,钱包吃紧。房子 价格年年走高,工资似乎总原地不动。在加上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夫妻之间所谓的几年之“痒”,这“痒”那“痒”,问题多多,烦恼不断。

显然,在家 庭中,还是两个词:一是烦心,二是焦虑。

工作上的压抑与纠结,家庭中的烦心与焦虑,让他们常遭受多重压力的“蹂躏”——而长期的自我扭曲、情绪压抑与身心焦虑,使他们 情绪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他们不善于自我情绪管理,长期的情绪问题会对身体健康与家庭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他们不少人会因为长期的压力而产生焦虑症、强迫症甚至抑郁症,胃病、内分泌系统疾 病等压力病也常伴随左右。因为在工作场合情绪没有宣泄的出口,他们习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于是夫妻之间的争吵成为家常便饭,对孩子也缺乏耐心,动不动就恶言相向,甚至出现家 庭暴力等现象。加之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状态往往会大不如前,重重压力之下,他们会有轰然倒塌的可能。

因此,如果你是老板,请你多关注他们的心情,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减压和学会情 绪管理;如果你是员工,请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他们是平凡人;如果你是他们的家人,那么就更要帮他们分担,助他们成功,给他们温暖的力量,给他们宽容的接纳,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他们的压力 会在爱的关系中被稀释,他们更容易轻松乐观去生活,他们更容易创造家庭的幸福。

他们是企业的“脊梁”,也家庭的“支柱”,他们承受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面临着对上与对下的两难处境。因此,他们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与家庭的同时,更要主要养护身心,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力情绪。同时,他们也还需要外界和家人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心理支持。

只 有这样,“脊梁”才不会弯曲,“支柱”才不会倒塌,我们的企业才有未来,我们的家庭才有幸福。

那么,35到45,请好好呵护。

(admintest于2013-10-14 14:30:57 修改。)

※XuWenjim于2018-11-15 09:59:54修改了本文。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