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越不尊重他,孩子就越像他
导语: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 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孩子的深层心理需求:和父母都有所连接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再者 ,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然而,夫妻能够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况期待每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因此夫妻离异时有所闻,重点是当夫 妻分开时,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我们是否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呢?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 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 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同一国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因此,孩子不会去管所做的内容是什么,有时甚至是违法也不管,因为强烈的心理需求 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去抢劫食物也可以。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 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 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 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爸爸爱赌博,你不可以像他一样爱赌博!”
“你爸爸爱乱搞女人,你以后 千万不可以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 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我保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爱赌博、乱搞女人;或是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 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当懒惰、不负责、爱赌博、乱搞女人、死爱钱、爱唠叨 、不顾家等信息充满孩子的世界,孩子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 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当夫妻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定他/她身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会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 他/她。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好棒
你和你爸爸一样 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如果这些信息充满孩子的世界,孩子会朝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因此,光称赞孩子是不够的,我们要 学习真心称赞孩子身上像对方的优点,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 也会得到满足。
孩子就像家庭的镜子,我们要怎么教育、引导和支持他们成长呢?首先,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 。”“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 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因此请记住,千万不要因为另一 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无意识里被否认。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 最好的家教是夫妻恩爱
- 你示弱,孩子才会强大
- 抓狂后该怎么与孩子和好
- 夫妻恩爱,孩子是最大受益人
- 爱孩子就做70分的懒家长
- 做母亲是需要智慧
- 放心让孩子做选择——轰动台湾的一篇文章
- 教育孩子弄清楚情况再说话
- 推迟生育,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 父母改变1%,孩子成长99℅!
- 请把生命气质传授孩子
- 苏格拉底的三个筛子 做媒体的一定要看
- 父母必读的33则家教真经
- 让孩子学习应对恐袭、骚乱、跟踪等突发事件
- 家长不要随意吓唬孩子
- 孩子最喜欢的40种父母
- 【精英】父母天职: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
- 过节回家给爸妈送点啥?
- 房价,跌就跌吧
- 孩子同父母争辩并非坏事!
- 这个帖子用来收集导航反馈信息
- 传遍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就得哭!涨价后依然2元坐全程的办法。
- 超人气演讲:孩子99%的问题,都源于父母不知道这几点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更聪明,不是靠阅读,而是聊天 | 思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