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互联网 + 时代社群化学习已渐成趋势

2016年12月13日 李遥 | 字体大小 | |繁體|

在互联网+时代,预计高质量的社群将是未来最大的风口,在各种“风”聚合的过程中,无论是跟风还是被风追,作为专业型的社群化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学习的趋势之一。未来群主可能会是一种职业,多社群联盟组织将产生类似首领的社群统领人。

社群化学习大环境已形成并日趋完善

催生社群化学习的大环境

凭借互联网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高度结合并辅助实践,使得在现代商业催化和跨界融合中,增加了N多个“+”的延展,目前更多人称现在的时代是移动智能互联网+时代。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可以理解为创新2.0版本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创新2.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催化的,所以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能够得以重塑。这些革命性的变化是当今社群发展的背景和社群化学习的基础。

互联网 + 时代的特点让社群化学习成为可能

腾讯马化腾在《互联网+:连接普惠经济》一书中把“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描述为六个方面: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美国“网络文化”发言人和观察者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到了未来发展的12大趋势:形成/成为(Becoming)、认知(Cognitive)、互动(Interacting)、使 用 ( A c c e s s i n g ) 、 分 享 ( S h a r i n g ) 、屏读(Screening)、流动(Flowing)、重混(Remixing)、跟踪(Tracking)、过滤(Filter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纵观这些关于正在进行的时代特征和趋势论断,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是一个IP,通过网络及智能时段时时互动连接,做到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开放分享、数据交换、智能结合、资源重组。这个时代的一系列特征为社群化学习提供了一切需要的条件。

社群化学习的定义及趋势演化

什么是社群化学习?

目前对社群化学习的纲领性定义仍未有统一标准,根据各类提法,可以总结为通过模式策划、主题设计和商业运营,利用通信终端平台,把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任务或需求的人,有组织地缔结成群,开展目标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活动,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进行即时交互,这种交互活动可以被注入商业利益元素,也可以是基于体现自身价值的免费分享。

社群化学习的演化

为更好的理解社群化学习的演化及趋势形成,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1)社群化学习平台的形成社群化学习平台的形成,要从互联网的兴起及发展说起。众所周知,互联网变革经历了三个不同而又相互叠加的时代。

第一个是资讯时代(web1.0),指人单向从网络上读取信息,单向性的提供和单一性理解,主要以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为代表。

第二个是社交时代(web2.0),指以网络为渠道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文字、图形化沟通,主要以猫扑、天涯、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为代表。

第三个是沟通互动时代(web3.0),指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构建,并形成人和网络以及网络与人的沟通,同时在搜索引擎优化(SEO)支持下,极大提高了人与人沟通的便利性,主要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这个时代的特点体现为碎片化、参与感、个人价值展现。

互联网社群学习平台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基于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涌现,从1997年左右开始兴起的BBS论坛,到后来腾讯QQ群成为互联网交流群体的基本单位。微博的出现,让社会上每个人都得以直接交流。2011年基于跨平台特性的微信产生,在移动设备的协助下,人与人的连接更便捷,交流更顺畅,且更人性化和趣味化,实际上每个微信群都是一个社群的雏形,而同步科技和各种APP的嫁接,使多个社群形成社群体或社群联盟,又使得这个社群平台为专业学习提供了广度和宽度。比如罗辑思维、混沌研习社、正和岛、依米研习社、拉帮结伙、华章书院、华商管理商学院等都有依托社群平台进行的一系列网络学习型微课,这些组织目前还不能说是社群化学习的标杆,但已走出了社群化学习的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他们利用的网络平台主要有带有自媒体功能的视频门户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络音频电台、第三方开发的学习型APP软件等。

(2)社群化学习的因素(平台变化、人员流动、内容产生)构成。

目前大家所说的社群,往往会指向微信群,其实社群存在于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只是目前微信平台更适合学习型社群。社群化学习属于互联网产品和品牌的一类,其成员都有一个成长的轨迹,从最先的BBS到博客、微博,再到QQ、微信,正体现了社群成员的一路迁徙;基于社群提供和输出的价值差异,在同一时间跨度内,社群设计、组织和管理人员基本固定,由于成员对自己知识的渴求程度和兴趣不同,成员会相对交融和流动,形成铁打的社群,流动的社员。正是这种流动性,使社群运营和管理充满挑战,促进优质社群必须以内容和产品为王,向更好、更优、更具价值的方向发展。社群化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以学习为主的社群,其内容大致有讨论、分享、网络工作室、主题课程、专业培训、企业管理等方面。

社群化学习的价值

1、成本节省

判断学习模式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和推广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促使学习主体主动愿意学习,并在其中获取更高的学习质量和更长的学习时间,无疑社群化学习在这些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优势。

作为社群学习的组织者或组织机构,利用网络和技术手段,可以让同一课题内容,在同一时间内,让更多的人学习,突破了地域和场地的限制,讲师有可能在家里或自己的办公室,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这使得组织成本大幅节省。

而就学习主体而言,不必舟车劳顿,可能在咖啡厅或家里,就可以在线收听、收看社群内讲师的课程讲解,还可以在线提问,与同期学员在线交流,如果错过了,可以复听讲师的录音等;由此学习的方式和时间比较灵活,社群化学习真正以学员的客观实际为出发点,不但节省了学员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还使其拥有友好、舒适的体验和感受。正如比尔∙盖茨所言,在网络时代,“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够听到由优秀教师教授的最好的课程。”不仅如此,目前诸多创新型企业已把社群化学习的模式逐渐引入公司内部,并转化为生产流程和效益提升的一部分。

2、去“中间化”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而社群化学习则要以特定的内容和主题为鲜明中心,通过明确的、优质的中心吸引学习主体的关注和投入。在连接一切和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互联网时代,对于组织学习的中介机构、代理环节将会受到巨大挑战。随着社群化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处于学习授体与学习主体之间的环节将慢慢消失,除非是垄断型的大型教育机构,比如综合性大学、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扶持或指定的其它教育组织机构等。

3、个人成长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正向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自主性发展。网络快速传播正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网络时代,是全民学习的时代,人人都要学习,学习是每个人的事,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人生态度,也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和适应时代变化的根本手段。任何关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必须要关注在网络时代下学习能力的变迁。在网络社群中,这种贴合自身成长需要的学习,正是社群化学习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优势之一。

4、商业前景

社群化学习组织内包涵了学习产品(流量入口)、消费者(网络IP)、销售渠道(社群内外关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产品广告),学习主体因为好的产品/内容/工具而聚合成群,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由于群内成员的参与互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而固定形成深度用户,在“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新颖商业营销手段的催化下,最后达到流量变现的商业交易目的。社群化学习由于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备受各行业的关注,特别是社会教育机构的青睐。任何有商机的地方必有利益,利益驱动会聚合资本,资本的注入与社群化学习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可以预测这种学习模式将会更加快速发展。

社群化学习对传统教学及学习模式的冲击

“凿壁偷光”、“面壁十年”的苦行僧式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合时宜,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启迪,必由传统的“填鸭式”、“记忆”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现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方式,制定以“自我快乐学习、协作引导学习”为主,以“参与式、交互式”学习为辅,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学习模式,而以“老师、学生、教科书”为教学主要因素的多年教育架构将会被无限扩充内涵和外延,直到适合学习个体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培训中使用微信、微博或是QQ群等工具作为交互学习的载体,很多培训师已使用微信社群进行培训前的热身和课后问题答复,甚至自创学习型社群平台。

社群化学习对传统教学及学习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1、学习目标

社群化学习大量的学习资源供给和社群成员的互动,满足了学习个体对多维度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打破了传统单纯以大纲和教材目标为主的机械式的教育、培训模式。

2、学习手段

社群化学习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高度保真的音频、高像素的图像、多维影像,使网络传输信息内容更逼真、形象、丰富和完整。这种多途径对大脑的刺激,加快和加深了学习主体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同时对内容理解也更便捷快速。这对传统的单一,甚至枯燥的一人(教师)面对一群人(学生),利用直视化(黑板)的教学手段已开始产生冲击。

3、学习结果

社群化学习一般会将O2O的线上、线下相结合,使线上学习的内容和知识,通过线下实践来深化和发酵,在具体活动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和社会活动组成部分,使学习者更乐于参与其中。这对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的传统教育产生一系列冲击。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化学习是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思维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新时代学习中的呈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跨时代学习模式。可以预见社群化学习时代已经来临并渐成趋势!

(作者简介:深圳市港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格物阅读创始人、思维派讲师)《中国培训》杂志2016年第六期“专题”栏目刊发。

已对原文重新排版,阅读原文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