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MIT 报告:用视觉刺激就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2016年12月11日 粹客网 | 字体大小 | |繁體|

近日,MIT 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相关报告,称在小鼠模型实验中,通过特定频率闪烁的 LED 灯给视觉带来的刺激,能够有效降低在阿尔茨海默氏病中特征性的视觉皮层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水平。

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在于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它们会干扰正常的脑活动并对脑细胞造成伤害。早期的研究表明,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都带有γ振荡受损,因此产生的在 25 和 80 赫兹之间的脑电波被认为会影响正常的大脑功能,如记忆,感知和注意等等。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由 LED 灯组成的装置,并将其设置在在不同的频率下闪烁。在经过 40 赫兹的灯光闪烁刺激后,研究人员观察在小鼠中产生的反应,发现它们有更好的γ振荡,视觉皮质中的β淀粉样蛋白也减少了 50%。不过,β淀粉样蛋白水平在 24 小时内又回到它们的初始水平。

于是研究人员使用了更长的时间进行实验,发现在每天 1 小时、连续 7 天的刺激进行后,小鼠中自由漂浮的淀粉样蛋白和板块水平会显着降低。

此外,他们还观察到,γ振荡能够促进大脑产生小胶质细胞,它们能够更好地处理β淀粉样蛋白。小胶质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这种物质的缺少会加剧他们的炎症,从而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使脑细胞损伤更加严重。所以这种视觉刺激不仅能够改进大脑的γ振荡,而且还能更积极地清除β淀粉样蛋白。

如果在人体身上能够产生同样的效果,这一手段将会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影响。据相关团队介绍,他们将会对这一发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定这一方法能够在人体治疗中使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依靠视觉刺激进行的治疗方式不需要依赖任何药物,这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未来,团队还会继续调查这种光疗法能否用于其他因脑部损伤造成的疾病。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