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1)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目录
代序 听一个走了60多个国家的家伙说快乐
第一 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一)我们还拥有快乐吗
(二)原来你并不快乐
(三) 快乐的真相
(四)是什么偷走了中国人的快乐
(五)我们离快乐 还有多远
第二章 快乐究竟多少种
(一)中国人,法国人,印度人,我们挂在世界的同一棵树上
(二)盯着别人的脸看,你可以做东方的福尔摩斯
(三)请正面对人,我们 中国 人的脸其实很漂亮
(四)中国的快乐版图
第三章所有的快乐都从不快乐开始
(一) 既然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那就让我掌握生命的宽度
(二)我粗衣淡饭,我用眼 睛品尝全球盛宴
(三)人生最不快乐的是什么
(四)生活太平淡,是因为没有人 帮你撒一把疯狂的盐
(五)死海,也是淹不死人的湖
(六)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 找到落 脚的地方
第四章快乐是道选择题
(一)快乐是道选择题:向前看,向后看
(二)银行家和渔夫的快乐没什么不一样
(三)小车夫的哲学:不要那么多,只 要一点点
(四)阳光是抑郁症的天敌
(五)电梯都可以当你的会客室
(六)上帝 给了人嘴巴,不单是为了吃饭的
代序 听一个走了60多个国家的家伙说快乐
到2010年7 月为止,行走40国其实 已经走了63个国家,他以前更常用的笔名是“黑剑”。
初识黑剑的时候,这家伙头戴海盗巾(用自己的魔术头巾折的),手提红酒 瓶(仔细看才明白是一把雨 伞),加上一抹酷似托洛斯基的胡子,不由得让人心 中一凛。
后来才明白他是怕我们找不着他,才打扮成这个样子。每次出门,黑剑的打 扮都比较个性,这是因为出门时走散了是常事,而他这 个样子一旦走丢了,同伴 很容易把他找到。窃以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萨曾和一个体重300 磅的大胖子 一起出门,在街角上只要一比划超大号的面口袋,马上有人出来激动地告诉你这 家伙往哪个方 向去了,百试不爽。黑剑没有300 磅,所以他只好用这种个性的打 扮减少朋友找人的麻烦。
我问他,你干吗叫黑剑呢?后面的话我没出口——黑,似乎不是个很吉利的 字儿。
他笑笑,说:“浓到极处便是黑。”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两眼闪闪放光。
黑剑的眼睛里有一种表情,仿佛孩子般的纯真。不过,仔细看去,又总觉得 这份纯真有着别样 的意味。
过了好久才恍然大悟——孩子眼里的纯真如石缝中涌出的泉水,长者眼中的 沧桑是飞落红尘的黄沙。黑剑的眼睛里,是洗净黄沙后的清澈。
黑剑有一本相册,是他在 走过的每一个国家交下的朋友。我曾对黑剑说,这 本相册足以换来任何人的信任,因为你的每一个朋友,在相册中都笑得如此开心。 不信任你,要冒暗讽63个国家的人都缺心眼的风险。
对这个 说法黑剑不置可否,他说正是这个相册让他产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高兴?
他的相册里的朋友,有的穷,有的富,有的辛苦,有的忙碌,很多人没有自 己的房 子,有的人走在街上都要提防炸弹的风险,可是,他们都在笑。
而这让他仿佛骤然发现,自己所住小区的电梯里,每个人都沉默而面无表情。 他的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快活不起来。
中国人 ,你为什么不快乐?
想一想,似乎真的是这样,超高的房价,巨大的工作压力,教育问题,医疗 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这一切,让我怎么快乐得起来?我总不能傻乐傻乐的吧?
因为最近在研究日本的当代史,我的感受是,任何一个国家大发展的阶段, 都是人们难以承受的阶段,大发展中,人是最脆弱最难以适应变化的一环。
不过,看行走40国的眼睛,我觉得 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忽然想起,这个今 天快快乐乐的家伙,当初可是从忧郁症的边儿上爬回来的。
他说,他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是阻止不了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 其实快乐有时候就在你的脚下,可是人们宁可踩着它烦恼。
既然如此,干吗不告诉大家那些快乐在哪里呢?我问他。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题目似乎有一点儿张扬,我想其实这并 不是他的本意——想一想,这只是一 个走了60多个国家的人,拍着你的肩膀温言问你:朋友,你为什么不快乐?
全中国大概也找不到几个走了63多个国家的人,尤其这家伙还没多少 钱,还 不大会外语,还拿的是经常让某些签证官故意刁难的中国护照……
所以,听听他说的话,我想,总是会有收获的——至少,你是在听一个快乐 的家伙在讲故事。
萨苏 2010 年7 月于日本神户
我们还拥有快乐吗狐狸走进演员的家里,仔细察看他所有的家当后,发现了 一个制作精巧的妖怪面具,便连忙把它拿在手里,说:“喂,这是谁的头 啊,真 可惜没有脑子!”
这是《伊索寓言》中记载的一个小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不 但有头,有脑子,大多数人还穿着华美的服装,佩戴精致的饰品,甚至有人还开 着豪 车,住在别墅里,但在这些光鲜的外表背后,我们拥有快乐吗?
几年前,美国的一个机构做过一项全球各民族快乐指标调查,对22个国家总 共2 万多人进行了访问,调查结果表明:美国46% 的 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英国36% ,印度37% ,而中国,只有9%. 也就是说,十个中国人中有九个认为自 己不快乐。
说到中国人的不快乐,网上有一段文字这样说道:“在童年时不快 乐,长大 成人后也不快乐;身无分文时不快乐,腰缠万贯后依旧不快乐;被人使唤时不快 乐,使唤别人后仍然不快乐;当学生时不快乐,打工挣钱后还是不快乐;在国内 不快乐,折腾到国外后同样不 快乐。”
外人的调查有时难免会以偏概全,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因为我们明明 在电视上、在报纸上,甚至在我们的身边,看到了一张张笑脸,难道这不是快乐 吗?其实我们不要去 管别人,每一个人请扪心自问:我快乐吗?
陆象山曾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 此理同”。不论是东方的圣人,还是西方的圣人,他们对人 生的思考、体悟是相 似的。同样,不论是中国的普通人,还是西方的普通人,在人生的发展轨迹上, 基本上也是相似的。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一名普通的年轻讲师,他在哈 佛大学开办了一门 叫“幸福课”的选修课,出人意料的是,听课人数竟然超过了 哈佛的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本?沙哈尔经常给人举一个“蒂姆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许多熟 悉的影子,包括我们自己:蒂姆小时候,是个 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 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 作。没 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 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 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 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 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 疑:牺牲现在,是 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 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 可以 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 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四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 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 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 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 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 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 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 稳固,才能更快 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 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 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 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 是蒂姆呢,由于无法 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 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 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 ,他快活极了,但很 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 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 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 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我们再次扪心自问:你、我,还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是否也正走在蒂姆 曾经走过的人生轨迹上?
原来你并不快 乐我下班一打开门,没看到我老公,没看到我女儿,就看到他 坐在客厅里,他说飞机要起飞了,催我快走,我连女儿都没看到就被他们带走了。
如果不告诉你,你能想到这是曾经红透中国半边 天的于丹说的话吗?北京师 范大学著名的教授,百家讲坛炙手可热的学者,日进斗金的畅销书作家,但一连 串耀眼的光环并没有让于丹增加多少快乐。新书出版后猖獗的盗版、成名之后应 接不暇的邀 请,直至与昔日朋友的对簿公堂,都使她渐渐变得闷闷不乐。啊?原 来于丹并没有我们普通人想象得那么快乐!
我当然不快乐,天天被媒体像饿狼一样包围着,我能快乐得起来么?有记者 深夜 12点打电话要采访我,我想,这也太过分了。结果那个记者在电话那头哭了 起来,因为今天采不到我,明天他就会下岗。
这是谁说的话?这是易中天在武汉大学演讲时谈到的。啊?原来易中天 也没 有我们想象得快乐。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社会哪个角落,大家都不是很快乐。我没有感受到国外 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可以感受到我周围的人,他们都不是很快乐……我们大家 生 下来,可能就没有感受到哪一天是真正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毫无顾忌、什么都 不用想、真真实实地活上一天的。你要观察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无论是政界、知 识界,还是农民、工人、演艺界的人 ,每个人每一天都是自己硬装出来去告诉别 人:我是很快乐的!其实他自己并不快乐……我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我有时甚 至觉得,可能还是童年的快乐更多一些,当时我无依无靠,什 么都没有,但至少 我活得很快乐。现在可能是站得层面越高,就越感受到痛苦。相比之下,我更欣 赏那些街边扭秧歌的下岗工人,他们一个人可能每月就发二三百块钱,但是他们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是在自娱自乐,他们的快乐要比我们多得多。
这是谁说的话?这是赵本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
啊,原来这些或者声名卓著,或者富甲一方,或者名利双收的人都没有我们 想象得那么 快乐。
我们曾设想普通人是快乐的,因为上班时尽管案头高积,下班后却可干干净 净;每晚尽管没有灯红酒绿,却毕竟吃也香甜、睡也香甜;虽然若干年后飞黄腾 达基本无望,但还可预见一个 平静安稳的人生。或许这在以前是对的,但在如今, 连追求普通人的快乐也几近成了奢望。
在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富 人与穷人之间,真正是可 以做到井水、河水两不相犯,但现在这个社会不同了,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泛滥,不用说是我们身边的一点风吹草动,即使是远在大 洋彼岸刮起的一阵飓风,也会在我们的心底掀起阵阵涟漪,甚至 惊涛骇浪。
下楼时发现邻居家新换了一辆豪车,朋友打电话来说下个月就要搬到新买的 大房子里去了,网上聊天老同学说刚和家人到国外度完假回来,坐桌对面的同事 小张在公司人事变动中平 步青云,报纸上新闻讲一市民买彩票中了1000万大奖… …每一个电话、每一回聊天、每一则新闻、每一次聚会,都像是在胸中扔进了一 束束火把,在炙烤着我们的心,让每一个人都心绪 不平、坐立不安。于是我们发 现,普通人的快乐也渐行渐远。
如此看来,小人物也是不快乐的。
那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谁是快乐的呢?
快乐有时候感觉像是件衣服,好像可以 随时拿出来披在身上用来遮丑。或是 朋友聚会上,或是回家见父母时,我们常常要表现出一副很快乐的样子。但快乐 与否,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我们 明明不快 乐,却又要强作欢颜时,我们往往受到了双层的伤害。
快乐的真相什么是快乐?
无数社会学家对此进行过研究,答案可谓见仁见智。在阐明快乐的真相前, 我们先看一下我们 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关于快乐,我们存在着很多“想当然”, 比如:1.金钱一般人认为,拥有的金钱越多,快乐自然越多。但实际上,根据经 验,不论你赚多少钱,只要比你的邻居多就 足以令你开心了。如果快乐可以用钱 买到,大多数人都会因价格贵得离谱而不快乐。快乐与否与你拥有什么没有关联, 关键是你要过一种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2.美貌我们往往认为有出色容貌 的人是快乐的,因为拥有美丽的外表,老师 会给你一个好分数,老板会优先考虑雇佣你,即使是陌生人也会更愿意去帮助一 个漂亮的人,拥有美貌的人自然应该是快乐的。但实际上,美貌也许可以给 人带 来成功,却不一定带来快乐。对于快乐,美丽本身并没有多大作用。
3.休闲时光终日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人会羡慕那些赋闲在家、手上拥有大 把时间的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这样 的人必然是快乐的。但事实不是这样 的。首先,由于不用去上班,一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自然就会减少,美国总统罗斯 福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便是在人生方面接触最多的人。”一个与 社会脱节 的人,怎么可能是快乐的呢?同样的空余时间,去打保龄球、篮球或游泳应该比 看电视更能让人快乐。
4.预期我们往往认为快乐是可以预期的,认为今日受的苦、今日的忍耐可以 换 来日后的快乐。但想象是靠不住的,未来并不总是你想象的那样。快乐只能在 当下寻找。
那快乐是什么呢?我们也许要再次感叹我们祖先的造词能力,因为“快乐” 两个字本身就道 出了快乐的本质——它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欢愉,钱钟书先生用 “飘瞥难留”四个字来形容它,并且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 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 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 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 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关于快乐的 传说是:生命中那些珍贵的、稀缺的、不易得的东西让我们快乐 ;关于快乐的现实是:很多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 微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快乐虽然是短暂的,但 却可以是反复的;快乐虽然可能是微小的,但往往是 最能触及心灵的;快乐虽然是易逝的,但那片刻的美妙是值得我们回首时好好品 味的。
是什么偷走了中国人的快乐(1 )
几年前, 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怀特访问了178 个国家和地区的8 万 多民众,并推出了全球第一张“世界快乐地图”。令人惊奇的是,排在榜首的竟 是丹麦。丹麦是个冰天雪地的国家,即使 国土最南端,纬度也在中国黑龙江省以 北。而且丹麦还是个高税率国家,收入的50% 到70% 要上税。既然如此,丹麦人 民的快乐指数为什么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呢?
***修 改人:admintest,时间:2013-07-18 14:59:5050ppm7>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3)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10)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8)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7)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9)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12)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5)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2)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4)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11)
-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怎么说都有理。!
- 中国式幽默
- 日本人为什么不吃小龙虾
- 为什么要有信仰(两个家族200年对比)
- 什么才叫上善若水?
- 硅谷为什么无法复制
- 中国企业下一轮竞争:专业化
- 做对事赢一次 跟对人赢一生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
- 五脏怕什么?
- 用汇率消灭中国!
- 记住别人的好
- 不阅读的中国人 〔印度〕孟莎美
- 尽力而为还不够 要竭尽全力
- 学到以下28点,你会成为“万人迷”
- 你每天都很忙,意味着什么?
- 2018中国10大幸福城市出炉,第一名果然是它!
- 沧海人生路,不要回头顾
- 别人为什么愿意跟你相处
- 饭局对了,事就成了
- 中国男人有多“不是男人”
- 中国五千年跳不出去的九大定律
- 看看德国人在青岛的17年都干了什么
- 女人决定了一个家的快乐!
-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 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特色笑话
- 老外诘问:中国人为什么爱钱甚过爱家
-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 中央领导为什么都高寿,去看看他们天天吃什么!怎么吃
- 盘点当代中国人的9大欲望
- 传媒人必看:它凭什么成为中国最具争议的成功报纸
- 中国好声音之鉴:为何记不住冠军,却记住了吴莫愁?
- 中国人一辈子有多难
- 中国将面临大洗牌,你准备好了吗?
- 骆家辉12评中国人
- 美国社会的自信——一篇不可不读的好文章
-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 我只在乎你画了什么
- 当你扛不住的时候就读一遍(精辟)
- 中国四大传统智慧
- 穷人存钱是为了补贴富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 你一点都不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