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11)
在孟加拉,很多人求生的手段 就是出去打工,而在他们的梦想中,最好的打工的地方是马来西亚,因为他们都是穆斯林国家,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能去马来西亚打工。乡村的人生计更为艰辛,因为即便种了地,夏天也会被淹掉,一年 的收成就没了,所以也有相当多的人集中到首都达卡找活儿干。
在达卡,有件十分稀奇的事情,达卡六百万人,有六十万在蹬三轮车,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三轮车夫,因此,在达卡的 大街上,随处都是三轮车。这些三轮车大都是来自于中国,自行车出口到他们那儿,他们改造一下,就成了一辆三轮车。
达卡的三轮车超级便宜,人民币两块钱,能走很远,但是这很远的距离也 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时间。虽然机场离市区并不远,但是却要走很长时间,因为三轮车的速度就是所有汽车的速度。
在达卡,机动车和三轮车是混在一条路上行驶的,没有任何交通规则,假 如打了一辆出租车,前面是蹬三轮的,那么车就会慢悠悠地跟在三轮车的后面,像蜗牛一样爬行。因此,达卡是名副其实的全世界最塞车的城市,如果去过了达卡,就不会再说曼谷是塞车之都,日本是 塞车之都。所以,如果要前往距离仅十来公里的机场,一定要提前三个小时出门,否则就可能会误机。
达卡这六十万蹬三轮的人几乎都是从乡下过去的,他们每天赚得那点钱吃也吃不饱,晚上他 们就住在街边,解开身上的裹裙,往地上一铺,就可以睡觉了。那是我从乡下返回达卡的一个夜晚,差不多半夜十二点了,简单洗漱后,我从入住的酒店出来,想随便逛一逛看看达卡的夜景,一出门, 便看到了许多三轮车夫。
他们都在街边等生意,虽然并没有多少生意,我在其中选了一个看上去年龄最小的小孩儿,在这个小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深深的渴望,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拉到我这个客 人,而我也想给他一点钱赚,虽然车费并不多。正常在达卡三轮车资也就人民币两块钱,我答应给他一美金,外加两元人民币,他异常开心,一路上边拉车,边唱歌。
小车夫的哲学:不要那么多 ,只要一点点(2 )
我最初只打算在酒店附近转上一圈,就回去睡觉了,但这小车夫精神亢奋得很,卖力地蹬着三轮,不停地转啊转,到了最后,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半夜三更,在达 卡陌生的街上,只听得小车夫嘹亮的歌声在回荡,他骑得飞快,快到我几乎坐不稳要摔下来。
他把我带到孟加拉的皇宫,旁边有警卫把守,半夜三更的,人家怕我是坏人,要求我们离开,他却执 意要让我这个外国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所以坚持与警卫周旋。我比划着告诉他,天太晚了,我想要回去休息了,但他坚决不听,一番肢体语言的交流之后,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要把我付的车费完全 拉完,他认为你给了这些钱,我就要让你充分享受到同等价值的服务,而他一晚上赚到了这些钱,所以开心得仿佛得到了全世界。
到了街心雕塑,他停了下来,让我给他拍照,因为他长这么大还 没有人给他拍过照,而且他们这个旅游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很少有外国游客去。孟加拉国的民族性很像印度,国外游客想看那些比较浓郁的印巴人风俗的,基本都会选择去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孟加拉属 于东巴,原来也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交通等各方面都不发达,连一个像样的餐馆几乎都找不到。因此,小车夫对于我这个来旅游的外国人也有着浓厚的好奇与兴趣。不停地让我拍照,甚至在蹲下撒 尿的时候,他也要留下个画面。
孟加拉人都穿着裹裙,男人撒尿也都是蹲着的,街边随处就是厕所,这一点也是我十分不习惯的,这是题外话。虽然小车夫也明白,由于通信的限制,这照片他其 实很难拿到,但他只享受着这个快乐的过程,结果怎样似乎并不重要。
在这一路的快乐行程中,唯独在谈到一个话题时,他流露出一丝哀伤。我问他家在哪里,父母在哪,他比划着,自己来自很 远很远的地方,提到父母,他做了一个在天上的动作,哭了。他是一个从乡下跑来都市谋生的孤儿,无依无靠,从车老板那儿雇了这么一个车,每日靠蹬三轮维持生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他心中 ,钱多钱少,不是最重要的,累与不累,也没有关系,唯一影响他内心快乐的便是遗失了的亲情。
好在这点哀伤也随即就被他的歌声冲淡,今晚上的这笔生意无疑让他心花怒放。就这样,他拉着 我,高唱着歌,在夜里逛遍了达卡的新城旧城,黑黢黢的公园,荒无人烟的地段,原本我是想再多给他些钱的,但他的执拗让我打了退堂鼓,如果再给的话,只怕这三轮车要蹬到第二天早晨了。
看着小车夫执着而快乐的蹬车背影,我突然觉得,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想得过于复杂,反倒会失去生命本身自有的东西。那天晚上,虽然我难抑浓浓的困意和沉沉的疲惫,但我依 然全力配合着他,不再强烈坚持早点回去,不再给他快乐的火焰泼冷水。
正是在这位小车夫的感染下,我在孟加拉国的后面的时间,也找到了一种新的与人同乐的方法。我还是雇三轮车,让蹬三 轮车的人有机会赚钱,那点钱对于我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但对于他们却意义重大。只不过,蹬车的人换成了我,我来蹬车你来坐,时间掌握在我的手中,通常蹬着蹬着就到了我入住的酒店。
往往 车夫会要求我继续走,因为给的车费还没有拉完,我就会气喘吁吁地告诉他,太累了,我到酒店了,今天就到此为止了。那些在达卡街头蹬车的时光,也是我十分快乐的瞬间,一群孟加拉人会像看稀奇 动物一样看着我,虽然有些累,虽然老走偏,但我甘之如饴,内心充实。
小车夫的哲学: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3 )
在与达卡车夫们共度的这些时间,我都会请他们跟我一起吃饭, 因为在达卡的餐馆吃上一顿像样的饭,其实很便宜,大概十块钱左右,就能点上一份带雪糕的套餐。在达卡,只有有钱人才会到餐馆吃饭,普通的人都是在街边,一块钱人民币能吃十个肉球。当餐馆的 服务人员让三轮车夫在门口等候的时候,我就会邀请他一起用餐,点一份跟我一样的东西。虽然我是穷游世界,但这点钱我还是出得起的。
不过,在达卡餐馆是很难找的,我往往要花上一两个小 时,好容易找到一个,还是个没有灯的,门一关仿佛是黑暗餐厅,还好我出门的时候随身带着一个自动发电的手电筒,这个在许多停电或没电的地方都很受欢迎。
孟加拉的车夫们没有钱,但他们 也不愿在金钱上占别人的便宜,他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你的慷慨,而我则与他一同分享这简单的快乐。孟加拉穷人很多,但他们内心的欲望和要求并不高,所以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想哭时哭, 该乐就乐。
某种程度上讲,快乐与贫富的关系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被生活宠坏了,总想向生活要求更多。其实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快乐反倒会更容易到你身边 。
朋友的画外音行走40国在达卡街头蹬三轮的情景让我想起这样一个笑话:戈尔巴乔夫喜欢开快车,司机不敢开,戈尔巴乔夫便说那由我来开,你来坐。在路上,因为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看了 一下,便向上面汇报,大人物在坐车。到底什么大人物,警察说,坐车的是谁不知道,但开车的是戈尔巴乔夫。在孟加拉大概交通警也会说:有个大人物在坐人力车,坐车的是谁不知道,但拉车的是行 走40国。
虽然孟加拉距离我们比美国近得多,但我们很多人对这个国家却并不怎么了解,很多人甚至一直以为孟加拉首都达卡是印度的地方。电影《大篷车》那个女的逃跑,跑到达卡,小说《海 底两万里》里面的印度王子也叫达卡王子。
孟加拉人骨子里有种乐天的幽默感。我的一位朋友在孟加拉坐汽车的时候,发现里面的人太多了,位置全满,还有人往里面挤怎么办,司机无奈之下说 ,你坐这儿,我坐你身上开车吧,这样多挤上一个人,车开走了。
达卡市的三轮车也是带一点电动的,轰轰开出去,由于道路不太好,车夫驾驶技术可能也有待提高,总会出现翻车把顾客给摔了 的情况。往往这种事发生后,周围毫无关系的路人会走过来,把司机按下痛打一顿。这种习惯让人莫名其妙,问之,才知道这是此国的习惯——给别人痛苦者,别人亦将同样痛苦加之于他。
还有 一点,孟加拉人的葬礼是不哭的,因为哭的话会妨碍死者的灵魂离开,取代哭泣的便是快乐的歌声——其实,人总是要死的,是哭着送他走,还是唱着歌送他走,没什么区别。
阳光是抑郁症的天 敌记得胡因梦女士说过一句话:抑郁症,是因为少晒太阳,身体里缺少一种阳光中的因子。
而在欧洲,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太阳是出了名的灿烂。而这里的人也喜欢晒太阳,所以他们不会忧郁,性 格也像阳光一样开朗热情。
前面的L 形叶子图既反映了人种的变化,也反映了不同的气候条件与生存环境对不同民族性格的影响,我对此也有个有趣的发现,阳光指数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 快乐指数,因为阳光是治疗抑郁的最佳药物。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